DB34∕T 01-2024 皖南牛(安徽省)

ID

D5677AF68E7E4F2F828C180FBCCD9657

文件大小(MB)

0.27

页数:

10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/10/20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,65.020.30,CCS,B 43,34,安徽省地方标准,DB34/T 01—2024,代替皖D/XM 01—87,皖南牛,Wannan Cattle,2024 - 07 - 30发布,2024 - 08 - 30实施,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,.,.,DB34/T 01—2024,前言,本文件按照GB/T 1.1—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起草,本文件代替皖D/XM 01—87《皖南黄牛》,与皖D/XM 01—87相比,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,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,a) 将标准名称“皖南黄牛”更改为“皖南牛”;,b) 将皖D/XM 01—87首段“本标准适用于皖南黄牛品种鉴别和等级评定”更改为“范围”(见第1章);,c) 增加了“规范性引用文件”及相关内容(见第2章);,d) 增加了“术语和定义”及相关内容(见第3章);,e) 将“品种来源类型”、“品种特征特性”合并为“品种分布和特性”(见第4章,皖D/XM 01—87第1章、第2章);,f) “品种分级”(含表格)变更为“等级评定”(含表格)(见第8章,皖D/XM 01—87第3章);,g) 删除了“评级方法”(含表格)(见皖D/XM 01—87第4章);,h) 增加了“体型外貌”及相关描述(见第5章);,i) 增加了“成年体重和体尺”及相关描述(见第6章);,j) 增加了“生产性能”及相关描述(见第7章);,k) 增加了“等级评定”及相关描述(见第8章);,l) 增加了“皖南牛外貌评分表”(见附录A);,m) 增加了“皖南牛图片”(见附录B)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,本文件由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提出,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,本文件起草单位: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、旌德县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宿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、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、安徽省饲料与健康养殖行业协会、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、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,本文件主要起草人:占松鹤、席海龙、邱孝青、周迎春、杨林、王俊生、涂小璐、许大双、王恒、谢艳霞、张文革、严佩超、陈加勤、车跃光、曹鸿国、刘洪瑜、程智中、汪美莲、倪泽兰、吴惠娟,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——1987 年首次发布为皖 D/XM 01—87,2024 年第一次修订。 I,DB34/T 01—2024,皖南牛,1 范围,本文件规定了皖南牛的品种分布与特性、体型外貌、成年牛体重和体尺、生产性能、等级评定,本文件适用于皖南牛的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,3 术语和定义,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,4 品种分布和特性,品种分布 4.1,皖南牛原产于皖南山区,主要分布于安徽省的宣城市、黄山市、池州市,安庆市、铜陵市和亳州市有少量饲养,品种特性 4.2,皖南牛体型小、灵活,善于爬山;耐热耐湿抗逆性强;耐粗饲,适合皖南山区的自然环境。肉质细致、风味浓郁。繁殖性能好、性成熟早,性情温驯,役用性能好,适宜于山区水田、旱地的耕作,5 体型外貌,皖南牛体型中等偏小,体质结实匀称,体躯短。额宽平(也有微凹)。颈稍短,垂皮发达。公牛肩5.1 峰较高,母牛稍具肩峰或有小突起。前躯发达,胸部较深,背腰平直,四肢短、管围较细,四肢结构好,蹄多黑色。尾粗且着生部位高,帚毛密而多。毛色以褐色(黄褐、深褐、灰褐)、橘黄色、黄红色、黑色等较多,被毛为贴身短毛,角多灰色,成年公牛、母牛图片参见附录B。 5.2,6 成年牛体重和体尺,成年体重和体尺见表 1,1,DB34/T 01—2024,表1 成年体重和体尺,项 目,公 牛,母 牛,体重(kg),320~540,265~330,髻甲高(cm),118~136,107~120,体斜长(cm),125~148,117~142,十字部高(cm),115~132,106~118,胸围(cm),157~186,135~170,管围(cm),17~21,15~17,7 生产性能,生长发育性能 7.1,生长发育性能见表 2,表2 生长发育性能,项目,公 牛,母 牛,初生体重(kg),16~21,13~17,6月龄体重(kg),100~130,93~120,12月龄体重(kg),145~195,125~175,18月龄体重(kg),210~280,170~260,成年公牛屠宰性能 7.2,成年公牛屠宰性能见表 3,表3 成年公牛屠宰性能,项 目,成年牛,宰前活重(kg),341~377,胴体重(kg),176~195,净肉重(kg),140~156,骨重(kg),32~37,肋骨对数,13,眼肌面积(cm2),69~71,屠宰率(%),51~52,净肉率(%),40.8~41.8,役用性能 7.3,皖南牛主要用于水田、旱地的作业,一般两岁开始使役,3 岁至 10 岁为耕作盛期。犁地耕作挽力为(65~110)公斤。日耕地(1~4)亩,繁殖性能 7.4,繁殖性能见表 4。 2,DB34/T 01—2024,表4 繁殖性能,项 目,公 牛,母 牛,性成熟年龄(月),12~14,9~10,初配年龄(月),≥24,≥18,发情季节,——,四季发情,多集中于夏、秋,发情周期(天),——,18~24,妊娠期(天),——,270~285,利用年限(年),10~12,14,8 等级评定,基本条件 8.1,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:生殖器官发育正常,无遗传缺陷;健康状况良好,综合评定 8.2,按表 5 以体型外貌、体……

……